健康科普大讲堂(二)
2025-05-04 16:14:19
  • 0
  • 0
  • 0

三、为什么常食吃太冷的东西容易伤脾胃阳气?

吃太冷的东西容易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虚寒。脾胃喜热恶寒,过度吃冷的东西会损伤脾胃阳气,平常要注意腹部保暖,少吃冷的食物。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主要依赖于脾的阳气和胃的阳气推动,温煦才能正常运化,使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维持机体正常功能。吃过冷的东西,可能会导致寒凝胃腑,寒主收引,阻碍脾胃气机患者会出现胃脘部剧烈疼痛、得热痛减、遇寒加重,需要通过热敷,或应用良附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如果长时间吃过冷的东西,会损伤脾胃的阳气,出现脾胃虚寒的症状,如胃脘部隐隐作痛、喜温喜按、四肢冰凉、怕冷、食少便溏、舌淡胖有齿痕、舌苔薄白等,患者需要用温阳散寒的药物进行调理,常用的有黄芪建中汤、香砂养胃丸、附子理中丸等。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避免过多吃冷的食物,如冷饮、冰淇淋等,而且要注意腹部保暖,同时要多运动促进胃肠道蠕动,能够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

四、冰东西吃多了可能会引起哪些疾病?

1、胃肠道功能紊乱

经常吃冰的东西,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平时要合理调整饮食习惯,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2、胃肠炎

过量食用冰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胃肠黏膜收缩,促进胃肠道蠕动,严重时甚至会增加感染的概率,诱发胃肠炎,出现食欲不振、身体乏力等不良反应。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胃溃疡

长期吃冰还可能会诱发胃溃疡,常见的症状有胃痛、反酸、呕血、黑便等。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奥美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肠溶片等。

除此之外,还可能会出现口腔疾病,建议调整饮食习惯。

  五、冰东西吃多了"三阳"虚

 人,由于生活习惯的原因,吃凉性、生食过多,容易伤阳气,一是心阳;二是脾阳;三是肾阳。阳气不足就会生病。

(1)心阳不足。就会出现胸闷胸痛,一动就气喘吁吁,精神不振,心慌心悸。

这种病,可用”桂枝+甘草”。两者结合可温通阳气,打通血管,让阳气顺畅运气。甘草有补充能量之功效,两者一守一攻,心阳就补起来了。

参附强心丸、芪苈强心胶囊、心宝丸、柏子养心丸、利心丸、补益强心片、生脉饮、宁心宝胶囊、金匮肾气丸、桂附理中丸、八珍丸、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健中丸。

(2)脾阳不足。就会出现浑身泛力,犯困,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腹胀,消化不良,拉肚子。脾阳不足,身体的湿气排不出去,人易水肿,拉肚子,睡觉打呼噜。

这种病用”甘姜+黄芪”,干姜温脾个散寒,黄茂健脾升阳,增强脾胃运营能力。

附子理中丸:具有温中健脾的功效,主要成分有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等。适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症状。

参苓白术散:具有健脾益气、祛湿止泻的功效,主要成分有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等。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肢倦乏力等症状。

归脾丸: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主要成分有党参、白术、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等。适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健脾丸:具有健脾开胃的功效,主要成分有党参、白术、陈皮、枳实、山楂、麦芽等。适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等症状。

(3)肾阳不足。就会出现:小便多,尿不净,没喝多少水爱上厕所,频繁起夜,腰酸冷痛、手脚冰凉。

可用”巴戟+锁阳”,两者结合可排除身体内的寒湿,改善小便。锁阳,就会锁住你阳气不让他溜掉。

金匮肾气丸、右归丸、桂附地黄丸、七味都气丸、四神丸、复方玄驹胶囊、龟鹿补肾丸、十子养精汤、龟鹿二仙胶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