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城市生活的人,经常也闹笑话。有人问:“大米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可城市的人说:“听说是树子上结的”。又问:“哪么,请问是什么树呀?” 他们回答:“应该是大米树” !
没到过农村,张口说的就是黄话。
1999年09月01日《人民日报》第4版刊载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写进课本里。
袁隆平,一个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名字,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
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从60年代开始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经过12年的努力,成功培育出了“三系杂交稻”。1976至1987年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1979年,杂交水稻作为我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利转让美国。以后,他又研制出一批比现有三系杂交水稻增产5%—10%的两系品种间杂交组合。
如今,我国大江南北的农田普遍种上了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许多国家的专家到中国来取经,印度、越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引种了杂交水稻。袁隆平的努力,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贡献。
为此,我国政府授予袁隆平“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他金质奖章和“杰出的发明家”荣誉称号。国际同行称他为“杂交水稻之父”。(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
从此,很多人不再说,大米是上长出来的黄话了。
说到杂交稻,我也有发言权。因为,我也亲生经历那个制种过程。
那是在80年初期,我当时在农村科研组专做科学实验。
当时用的杂交稻叫三系组合,即: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
不育系:也叫雄性不育系。雄性器官发育不完善,花粉退化,但雌蕊发育正常,依靠外来的花粉受精结实。不育系接受保持系的花粉,后代仍然是不育系;不育系接受恢复系的花粉,后代则是大田生产上使用的杂交稻种子。
保持系:也叫雄性不育保持系,是一种发育正常的水稻品种,用它的花粉授给水稻不育系后(注意:不同类型的雄性不育系,有不同类型的保持系,每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品种,都有相应的保持系。例如:野败型水稻(雄性)不育系珍汕97A,其相应的保持系为珍汕97B。红莲型不育系粤泰A,其保持系为粤泰B。),所产生后代,仍然是雄性不育的。因此,所谓保持系,就是保持母本不育特性的材料。
恢复系:也叫雄性不育恢复系,也是一种发育正常的水稻品种,用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后,所产生的杂交种子育性恢复正常,能自交结实。
父本和母本的结合就是杂交稻。其优势:体型增大、产量提高,抗病、抗虫、抗逆力、成活力、生殖力、生存力等的提高。
农民几十年栽种的传统水稻是每穴栽6至10株,每亩用种20斤左右,产量仅300多公斤。可杂交稻每穴栽1株,靠分蘖达到10株以上,亩产可达400-500公斤。
每个生产队的种子,就靠那几亩种子田。
记得,在母本吐穗期,要正遇上公本杨花期,如迟了,就要打药催前,让他们花期相遇。
这个过程中,必须在烈日中午进行,父本花粉正浓时,用长绳拉赶,花粉飞扬,让父本花粉飞向正张开的母本颖壳里。当母本授粉后,就开始结籽粒,没授到粉的自然是空壳,不能做种了。
一亩母本田产种量不到50斤,但可供几十亩栽种。
再说杂交稻大田栽种,离不开毛主席曾提出的“八字宪法”,即:“土、肥、水、种、密、保、管、工”。这个过程叫“科学种田”。
所以,农民为了种稻,很是辛苦。从栽到种要半年时间。
8月正值秋收时节,农村场景是:当秋风吹拂着你的双颊,稻田里,那一株株饱满的稻穗充满着成熟的喜悦,弯着腰,躬着背,低着头,它好像是成功者谦虚的楷模,当秋天来临时,硕果累累,秋高气爽,一股成熟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一切都是那神奇的画布-大自然,精心用粗细不一的线条,五彩缤纷的颜料,勾画出一幅又一幅美得动人,色彩斑斓的图画,让人心旷神怡。
正是:秋风渐凉暑气消,金黄稻谷笑弯腰。一年一度秋收到,五谷丰登乐淘淘。
秋天将至,正如《秋收》散文记录里写道:金秋,阳光柔和地照耀着,空气中裹挟着稻谷成熟的气息,玉米熟透的味道。秋收的人们劳作着,谈笑着,一拨一拨的农人们穿梭在田间地头,收割着属于自己一年的劳动成果。
农人们的笑颜绽放成一朵朵芬芳的花儿,与他们的劳作和谐地演奏着一曲曲秋收的欢乐之曲。自行车、电动车来来往往的;大人、小孩、男人、女人成群结队地赶往自家田地的;三轮车、农家车突突地奔驰着;还有私家轿车一阵风似的掠过,乡间的小路上混合着各种欢乐的进行曲,跳跃的音符是满载着收获的喜悦。
阳光照耀着庄稼地,田埂上的高粱随风摇曳,我站在诗意的秋天里,满眼是成熟的韵味。因为成熟,所以温暖。因为温暖,所以心安。秋有黄土地的色彩,浓郁的乡情气息,所以农人们爱着秋,恋着秋,更收获着秋季里浪漫的情怀。
走在落满枯黄叶子的田间小路上,有一种安然、宁静的情思在心底缓缓流淌着,秋在我眼里一直都是温柔多情的,像一位恬静的中年女子,虽然缺少了几份年轻生命里涌动的激情,也失去了几份热烈的眼神,但骨子里流露出的淡雅、安静,却也散发着另一种独特的气质和韵味。
放眼望去,自然的美景,忙碌的人们,勾勒出了一幅祖国大好河山、人们幸福生活的田园画卷,此时此刻,才感觉到能这样怡然地欣赏大自然风光,享受自己无忧无虑的忙碌生活,是多么醉人的一道生活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