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 都江堰市龙岭灵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纪实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都江堰市向峨乡海虹村有一个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以“中草药”品牌建设为契机,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深耕中药材产业,通过林上林下经济结合、让小小的中药材成为激活乡村发展的“金钥匙”,绘就一幅产业旺、农民富、乡村美的振兴图景。
近曰,我们在中国乡村振兴服务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西部工委四川中心主任古理全先生带领下,走进向峨乡海虹村辖区的中药材种植基地,让人耳目一新。当我们走进中药材种植示范区里,连片的射干、干黄草等中草药长势喜人,那嫩黄的连翘花缀满枝头,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产业画卷。
在基地上,都 江堰市龙岭灵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都江堰市经济林协会、都江堰美岚竹业有限公司贾学刚先生及参访人员,望着遍山遍野的中药材,向我们讲这里发生的故事。
从2013年11月,都江堰市龙岭灵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成立。公司成立后主要干些什么工作呢?
贾学刚介绍,公司致力于农业综合项开发,集环保、研发、养生、观光、旅游、食宿为一体。主要从事中药材种植、初加工、产品销售、技术培训工作,并与当地农户共同组建了农民的经济合作组织机构。公司成立后,在汶川县和都江堰市等地开发建成了中药材套种植示范园和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繁育中心。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科研赋能+党政引领"的多种经营模式,打造健康产业与中医药产示范基地。
近3年,公司引进了中医药材新品种,如射干、干黄草、桔梗、百合、瓜蒌、白术、白芨等品种,经过试种后筛选出适应当地气候生长,能种植品种。公司和合作社在海虹村、棋盘村、红火村、公司建立种植基地近千亩,农民合作社牵头与当地农户共建基地两千余亩。
公司和几家合作社,在近3年内将中药材新品种射干,打造成本地中医药材的支柱产业。
李天平是该村种植猕猴桃的带头人,在这里种植猕猴桃长达20多年,都江堰市蒲阳街道,为了让她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推选她为棋盘社区总支书记,。
以前她与贾学刚、胡科、贾学勇三位同志都是当地出名的种田能手,他(她)们一起联合向村民流转土地,一批就流转村民土地500余亩,二批流转了300余亩,走"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科研人员+党政引领"的综合模式,进行农业综合开发,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为了不负组织的重望,李书记坚持走“一乡一品”,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绿色增产技术为突破口”,共同推动科技助农、乡村振兴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社区创办“科小院”“专家博士农场”“教授工作站”,让社会百业科研科普人员联系“百县”进“千村万户”的乡村振兴活动中去,带领党员和群众共同推动百业科技成果转化。采取 产、学、研、用相结合,以推动棋盘社区的产业发展。
在乡村振兴中,以山区中草药发展为目标,实施种养加,地上地下结合多元发展,让本村农民就近打工挣钱,以解决当地村民就业难的实际问题。
胡科女士是当地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她身担重任,为了确保农民增收,她大胆创业发展林下经济,在有限的土地上实行立体种植,多种经营,让土地增值30%以上,国家林业局、国家财政部,以及省市各级领导也先后到“青龙岭基地”实地考察和指导,并对公司和合作社的工作发展方向进肯定和表扬。其中,射干林下套种食用菌,已成为了全国林下草本经济作物样板,也是都江堰市林下草本中药材试点重点项目。
贾学刚说,为了让全村村民共同致富,公司和合作社种植10余个中药材,与此同时,还大面积重点种植猕猴桃2000余亩,利用猕猴桃林地下套种草本中药材,增加复种面积指数,实现农民的收入。
以向峨乡为例, 294户农户种植中草药 每亩年收入在500元以上。农民用土地入股,公司和合作社前期投入种子、种苗、技术、肥料,收成后公司和合作社扣除预投资金,公司和合作社按照1:9销售比例进行收益分成。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科研人员+党政引领”摸式,建成了全省最大的“射干种植基地”和“猕猴桃安全食品基地”推动林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林下经济发展。
以中药材照射干为例,亩产250-300公斤,产值20000-24000元,每亩年纯收入达6000元,使用林下种植共6亩,社员年均纯收入高出当地农民2000元以上。中药材种植基地为季节性用工,用工30人/天,每人60元/天,每年用工6个月,仅此一项增加当地农民务工收入为30余万元。
大观镇艳景村60余户共种植中草药200余亩;红梅村80余户共种植中草药290余亩;向峨乡东林村10余户,共种植面积150余亩;玉堂镇赵公山5户,共种植面积67亩。
合作社还置身公益事业,与成都市林业局对口帮扶邛崃市蓝宝乡木梯村农户67户,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190亩,共计发合作社以外种植面积达897亩。
开展订单直供直销,合作社与毫州市皖北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都江堰市春盛饮片厂、申都药业等药企长期合作,建立起“山上产、山下销”的终端销售,签订射干145吨、桔梗100吨的中药材收购合同,合同金额984.6万元。创新网络销售摸式,入驻中药材天地网等公众网络平台,建立网络商店。
神禾合作社是以传统农耕文化和现代农业相结合的合作社,通过多年的辛勤劳动,合作社受到财政部、林业总局、省林业厅、成都市、都江堰市各级政府领导关心和支持,并获得2013年度都江堰市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2014年度获得成都市示范农民合作社,2015年获得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称号,2016年度获得四川省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2018年度获得巾帼科技示范基地称号。
都江堰美岚竹业有限公司于主要种植方竹,公司由始至终坚持以“向顾客提供最优质的产品”为宗旨,2014年9月国家商标局已注册美岚竹业商标。2014年6月,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陆中心正式批准设立国际竹品种(都江堰)登陆园,并确认主要登陆对象为优质笋用竹。并与其它省市的公司联合开发都江堰方竹,希望凭借着此优势,将都江堰方竹打造成为都江堰竹类品牌的佼佼者,成为促进都江堰旅游产业发展的又一优势产业,使都江堰方竹笋能扬名海内外。
公司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会不断与农业科技机构交流合作,以保证在种植、生产、销售、服务能力上迅速提高,规模上不断扩大。我们依靠农业科技种植的发展,不断为用户提供满意的竹类产品,是我们始终不变的追求。
2014年8月,都江堰方竹笋,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并获得了国际竹类新品种登陆证书,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发“都江堰方竹”,希望将方竹笋打造成为都江堰农产品领域内的明星产品。
如何让中药材种植与旅游相结合? 贾学刚提出公司的发展思路。中医药健康旅游是以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沁人心脾的森林空气环境、健康安全的森林食品、内涵浓郁的生态文化等为主要资源和依托,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康体服务设施,开展以修身养心、调适机能、延缓袁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活动的统称。
他们计划在20亩服务区,打造健康旅游服务中心,服务内容含餐厅,汗蒸室,瑜伽馆,药浴室,综合性接待中心,总使用面积迈2000余平方米;停车位30个,厕位6个,床位数200个,露营帐篷40个,餐位数200个。还将开发药膳房182平方米,康养书咖162平方米,玻璃阴光房104平方米,康养木屋228平方米,木平台1414平方米,木栈道500平方米,休闲亭1个,碎拼铺装1230平方米,中药汤池10个,集健康养生、会议等功能为一体的休闲、康养、度假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