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驿站”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驿站为支撑,开展以健康、教育、就业、家庭服务为核心的服务项目,线上线下相结合,来满足家庭的日常生活需求,提升家庭生活幸福指数。使命就是成就万千家庭的幸福生活。
为切实推进便民服务触角由“幸福驿站”延伸到群众“家门口”,进一步构建“增值式”服务体系,启动“数字赋能智慧社区”,将生活服务驿站作为打通惠民便民服务“最后一百米”重要建设内容,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当今时代"连接为王","体验为王","创新为王",如何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大融合"社区综合体。
一、背景
随着城市市民对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需要也日益多样性和个性化,四川省社区文化艺术促进会以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和生活质为目标,建设一个有温度、方便快㨗的社区暖心驿站,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需求,成为一个社团服务于民的光荣任务。
“幸福驿站”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开展以网格化党建为抓手,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共同打造出集 便民服务、文化交流、智慧生活 于一体的社区服务新范式。
“幸福驿站”以“便民、惠民、利民”为核心,创新整合购物、生鲜、洗车、咖啡休闲30项便民服务,突破传统便利店模式,打造覆盖居民“衣食行”全场景的一站式生活空间。
二、主要目标
1.提供便捷的基本生活服务,以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需求。
2.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项目,满足社区居民个性化需求。
3.营造温馨和谐氛围,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
4.提升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三、任务
3年完成500个
四、主要内容
1.社区咨询。设置疑难问题咨询,为市民提供解决问题的渠道。
2.学习阵地。有图书阅读书籍,如政治类,生活类,科普类。
3.文艺阵地。唱歌,跳舞展示,专业老师指导。举办文化艺术节,文艺演出。
4.体育阵地。匹克球,乒乓球,羽毛球赛事。
5.实操阵地。教老百姓做面包、回锅肉、水饺、中药熬制。
6.品鉴阵地。对新品现场品鉴。
7.科普阵地。不定期宣讲生活、防病知识。
8.党建阵地。党员每月一次交流学习,建立先锋岗。
9.刚需供求阵地。老百姓生活必须品供给,必须低价位。
10.体验阵地。给老百姓理疗,低价位。
11.就业阵地。志愿者变成合伙人,没有工资,实行工分制,按工分计酬。
12.专家指导阵地。健康专家定期讲座。
13.技能培训阵地。各种技能培训。
14.居民集会。居民沙龙活动,讲故事,朗诵。
15.居民创作阵地。书法,写作,绘画,小发明,小论文交流评选。
五、实施流程
1.制定计划,把上面项目按时段落实到人。
2.与社区签订合伙协议,让"社团+社区+公司"三家形成利益共同体。
3.将各项划分时段,责任到人。
六、效益评估
1.提升居民满意度。通过对居民问卷调查,可以增项、改进。
2.居民参与度提高。通过社区引导,让居民主动参与,形成粘连度。
3.建立和谐社区。通过驿站,建立邻里间交流平台,达到社区和谐,纠纷少,矛盾少,问题少。
六、组建执行团队
1.总指挥: 郭成林(负责协调省市领导)
2.副总指挥:唐晓华(配合.总指挥工作)
2.策划调研: 刘勇(负责前期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3.执行主任:石君儒(负责协会办公室,本活动全面执行)
4,成员:粟明学、何开容、傅渝呜、陈红芳、郭家富(在执行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